在刚刚结束的ng体育网页版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引起了全场关注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出色的技术和沉稳的心态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戴着护面、手持花剑的少年,在赛场上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。
“每一次比赛都让我ng体育入口变得更加自信。”姜鑫瑞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道,“站在剑道上,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,这种独立作战的感觉让我成长许多。”

从小好动到击剑新星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7岁的他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,父母希望他能找到一项既能释放精力又能培养专注力的运动,一次偶然的机会,姜鑫瑞在当地体育中心观看了一场击剑表演赛,立刻被选手们优雅而凌厉的动作所吸引。
“我第一次拿起剑就爱上了这种感觉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击剑不仅需要体力,更需要智慧和策略,就像下棋一样,但比下棋更加刺激。”
开始训练后,姜鑫瑞很快就展现出过人天赋,他的教练李俊明表示:“鑫瑞最大的特点是心理素质好,很多小选手比赛时会紧张失措,但他总能保持冷静,即使落后也能稳扎稳打地追分。”
独立作战:场上只能靠自己
击剑是一项个人运动,选手站在剑道上时,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,这种特性培养了姜鑫瑞独立自主的性格。
“我记得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时,紧张得手都在抖。”姜鑫瑞笑着说,“但当我戴上护面,听到裁判喊‘开始’的那一刻,我突然平静下来,因为我知道,无论发生什么,都需要我自己去面对和解决。”
这种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认知,不仅让他在击剑项目中表现出色,也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态度,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练习击剑后,孩子做作业更加自觉,遇到困难时也更愿意自己先思考解决办法,而不是立即求助他人。
技术与心态的双重修炼
击剑运动需要持续的技术训练和心理建设,姜鑫瑞每周训练五天,每天两小时,内容包括基本功练习、技术战术训练和实战对抗。
“花剑项目讲究攻防转换的速度和准确性。”教练李俊明解释道,“鑫瑞在步伐移动和手上动作的协调性方面很有天赋,但他的成功更多来自于善于思考和学习。”
每次比赛后,姜鑫瑞都会认真复盘,分析自己的得失,他会观看比赛录像,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,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改进。
“我从不害怕失败。”姜鑫瑞说,“每场比赛无论输赢,都能让我学到新东西,失败只是告诉我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。”
平衡学业与训练
作为一名小学生,姜鑫瑞需要平衡繁重的学业和训练任务,这对他来说并非易事,但他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“训练确实会占用一些时间,所以我必须提高学习效率。”姜鑫瑞分享道,“在去训练的路上我会听英语,午休时间用来完成部分作业,击剑培养了我的专注力,让我学习时更能集中精神。”
他的班主任老师表示,姜鑫瑞在班级中成绩中上,虽然因为训练和比赛偶尔请假,但总能及时补上落下的功课。“击剑训练似乎反而培养了他的时间管理能力,这是许多同龄孩子所缺乏的。”
未来的梦想
谈到未来,姜鑫瑞的眼睛闪闪发光:“我的梦想是进入国家队,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,我知道这条路很艰难,但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挑战。”
姜鑫瑞将备战全国青少年击剑联赛和亚洲青少年击剑锦标赛,他清楚地意识到,随着比赛级别的提高,对手会越来越强,自己需要更加努力。
教练李俊明对弟子充满信心:“鑫瑞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冷静,这是成为优秀剑手的重要素质,只要保持现在的热情和努力,他的未来不可限量。”
击剑运动的益处
击剑作为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运动,近年来在中国青少年中越来越受欢迎,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,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,还能培养独立思考、快速决策的能力。
专家表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多方面益处,包括增强自信心、培养应变能力、提高专注度和培养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,这些素质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。
姜鑫瑞的成功也鼓舞了当地许多孩子尝试击剑运动,他所在的击剑俱乐部今年报名人数增加了30%,不少家长表示是受到姜鑫瑞故事的启发。
从懵懂少年到击剑新星,姜鑫瑞的成长之路印证了体育运动的育人价值,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自信源于挑战自我的过程,独立来自独自面对困难的时刻。
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这句话不仅是姜鑫瑞的感悟,也是所有击剑运动员的心声,在这项古老而优雅的运动中,每个选手都在与自己对话,与对手交流,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我成长。
随着中国击剑运动的不断发展,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选手正在茁壮成长,他们用手中的剑,划出自己的未来,也为中国击剑运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












